柏虎资源网

专注编程学习,Python、Java、C++ 教程、案例及资源

初中数学:常用的“二级公式”分类归纳

以下是初中数学中常用的“二级公式”分类归纳,这些公式虽不在教材基础公式之列,但在解题中高频使用,尤其适用于几何证明、代数化简及综合题提速。结合人教版教材重点及中考要求整理如下:


一、代数扩展公式

  1. 立方和与立方差
  2. 立方和:a^3 + b^3 = (a + b)(a^2 - ab + b^2)
    变式:a^3 + b^3 = (a + b)^3 - 3ab(a + b)
  3. 立方差:a^3 - b^3 = (a - b)(a^2 + ab + b^2)
    变式:a^3 - b^3 = (a - b)^3 + 3ab(a - b)
    应用:因式分解(如 8x^3 + 27 = (2x + 3)(4x^2 - 6x + 9))或求值问题(已知 a + b 和 ab 求立方和)。
  4. 三项完全平方
    (a + b + c)^2 = a^2 + b^2 + c^2 + 2ab + 2bc + 2ac
    应用:求对称式值(如已知 a + b + c 和 ab + bc + ac,求 a^2 + b^2 + c^2)。
  5. 和差化积与配方变形
  6. a^2 + b^2 = (a + b)^2 - 2ab
  7. (a - b)^2 = (a + b)^2 - 4ab
    应用:二次方程根的关系(韦达定理)结合求 |x - x|。

二、几何核心定理与模型

  1. 角平分线交角结论
  2. 双内角平分线:△ABC中,BD、CD为角平分线,则 ∠BDC = 90° + 1/2 ∠A 。
  3. 内角+外角平分线:BD为∠ABC平分线,CD为∠ACE(外角)平分线,则 ∠BDC = 1/2 ∠A。
    应用:三角形角度计算(如已知∠A求角平分线夹角)。
  4. 中线与直角关系
  5. Rt△ABC中,∠A=90°,D为斜边BC中点,则 AD = BD = CD = 1/2 BC(斜边中线定理)。
    应用:直角三角形中求线段长或证明等腰。
  6.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性质
  7. 对角线互相平分(基础性质)
  8. 对角线平方和定理:AC^2 + BD^2 = 2(AB^2 + AD^2)
    应用:已知边长求对角线长或反之。
  9. 圆幂定理
  10. 相交弦定理:弦AB、CD交于P,则 AP·BP = CP·DP
  11. 切割线定理:从P引切线PA和割线PBC,则 PA^2 = PB·PC
    应用:圆中线段比例计算(如求切线长)。

三、函数与解析几何公式

  1. 二次函数顶点坐标
    y = ax^2 + bx + c 的顶点坐标为 (-b/2a, (4ac - b^2)/4a) 。
    应用:求最值、对称轴或图象平移。
  2. 反比例函数面积性质
  3. 双曲线 y = k/x 上两点A、B与原点O构成的△AOB面积为 |k|/2。
    应用:反比例函数与三角形面积综合题。
  4. 坐标系中的中点与距离
  5. 中点坐标:A(x,y), B(x,y) 中点M为 ((x+x)/2, (y+y)/2)
  6. 距离公式:AB = √[(x - x)^2 + (y - y)^2]
    应用:动点问题或几何图形在坐标系中的计算。

四、三角与解三角形

  1. 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表

角度

sin

cos

tan

30°

1/2

√3/2

√3/3

45°

√2/2

√2/2

1

60°

√3/2

1/2

√3

:15°、75°可通过和差公式推导(如 sin75° = sin(45°+30°))。





  1.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
  • 正弦定理:a/sinA = b/sinB = c/sinC = 2R(R为外接圆半径)
  • 余弦定理:a^2 = b^2 + c^2 - 2bc·cosA
    应用:解非直角三角形或求外接圆半径。

学习建议与应用策略

  1. 理解推导路径
  2. 如立方和公式可通过多项式乘法或几何体展开验证(正方体分割法)。
  3. 几何定理(如角平分线交角)用三角形内角和180°推导。
  4. 模型化记忆
  5. 将“双角平分线模型”、“斜边中线模型”等配图记忆。
  6. 函数性质结合图象(如二次函数顶点与开口方向)。
  7. 真题融合训练
  8. 几何:用圆幂定理解弦长问题(如2023北京中考第24题)。
  9. 代数:用立方和变式简化求值(已知 x + 1/x = 3,求 x^3 + 1/x^3)。

发表评论:

控制面板
您好,欢迎到访网站!
  查看权限
网站分类
最新留言